爨苑文学社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校报专栏 >> 爨苑文学社

“爨苑网络文学社”第二十五期
发布时间:2019-11-22    浏览次数:     来源:

此心安处



别了,曾经

教师教育学院  邹彩青

夜渐渐深了,远处的喧嚣也慢慢消停下来,而杂乱的思绪却不受控制地飘向房间的任意角落。

蓦地,积尘的思念涌上心头,一时之间竟然哽咽了。眼前掠过那道模糊又清晰的身影,记忆奔涌而来,狂潮般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躲无可躲,避不能避。

羁绊我,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的是那些有他陪伴的日子;那些并非惊天动地,却刻苦铭心的日子;那些循规蹈矩,乏善可陈的日子……它们因他而明媚静好,因他而春光璀璨。

可命运总爱愚弄入戏者。青春是一场猝不及防,出乎意料的反转剧,往往就是那短短一瞬的选择,有人就已不再属于你,有人也会笑着离去。

他走了。

留下一道无法辨识的背影,一颗冷漠的心。

没有爱的天地,空气变得稀薄,视线不再清晰。他的离开,让她明白了什么叫“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什么叫痛彻心扉。那时候的她,懵懂稚嫩,把这当做天下第一大事。她想,也许再也遇不上这样一个他了。

慢慢地,她学会了不再天真,不再莽撞,她学会了坚忍,学会了照顾自己。时间一点点推移,岁月为她抹上了忧愁心事。少年时没心没肺的日子啊,即便她脚步踌躇,偶尔回望来时的路,即便她在现实这条残忍无情又蜿蜒崎岖的道路上优柔寡断,她也不会重新来过。要走,她就要走得漂亮,走得坚定!

一个人也可以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一个人也可以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

给她一些时间,去接受一个人,爱一个人。过去的都会过去,该来的都在路上。别了,曾经。她愿把满地荆棘当鲜花原野,把温柔当铠甲,人间再没什么能将她折磨。





十分冷淡存知己

外国语学院 高瑞  

终其一生,知己可遇不可求,那些不再回来的岁月,却沉淀在记忆里熠熠生辉,构筑成最美好的时光。

“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不知不觉千年已过,在嵇康走过的一生,要说知己,便是山涛了,与其相知相遇,漫漫时光里淬炼出惺惺相惜。由于政治立场的不同,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使两人终成陌路。“思我良朋,如渴似饥!”广陵绝响,曲终人散。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奸臣构陷,君王寡义,嵇康从容赴死,把儿子稽绍托付给了山涛,一生磊落,用最后一曲清音诠释一生。“尘世难逢开口笑。”能觅得一知己,实为幸事。他就在他身后,哪怕不回头,也知晓其不曾远去。黄沙吹起,仍然是曾经的少年。

同样身处魏晋时期的顾恺之,与桓温时常探讨书画,只因见画,便已觉得他是懂自己的。桓温对顾恺之曾有知遇之恩,后来桓温失势,走过那曾经种下的杨柳,道出那句“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年后便郁郁而终。《世说新语》:顾长康拜桓宣武墓,作诗云:“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一个人的神伤,树梢被微风吹拂,远方天空雾霭弥漫,昔日的旧友却早已不再。孑然一身,秋风更加疏狂,曾经的少年,其实并没有多远。

漫步在无人的小径,穿花而过,仰望清朗的天空,也幻想着有一只风筝飘过头顶,翱翔蓝天。“为你,千千万万遍”,我想起了那个兔唇的哈桑,那个深深自责的阿米尔。长大后的阿米尔追寻着那离去的身影,曾经的退缩衍变为之后的懊悔,他试图去弥补弥补那个“为自己,千千万万遍”的哈桑。却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他们之间两小无猜、亲密无间的关系之间有了隔阂,这无形的心墙逐渐了分隔了两人。彼此心底空落落的叹息回荡,成为了未尽的遗憾。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高山流水,伯牙遇子期;惺惺相惜,羊陆之交。风烟锈蚀了岁月,十分冷淡存知己,平淡之中亦如清风明月,微茫之中渡此生。





立冬

人文学院 尹颖

《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立冬,是漫漫冬日的初始,天气由凉转冷,万物收藏,归避寒冷。“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容我慢慢捡拾经年冬日好时光,说与你听。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西北风把街道吹得干干净净,阳光淡淡地挂在天际,人们则被包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张脸”。这是林语堂眼中北京的冬日。而我心目中的冬天,水光潋滟,我独坐桥头,把思念揉碎在暖阳里,细小的被风吹走,大片的就挂在树梢上,星星点点,装饰着一片素白冷清。

许多如我一般在他乡过冬的人其实对故乡的冬是最为眷恋的。冬天是家人围坐畅谈的最好日子,添一炉子柴火,烧得噼啪作响,高压锅里的肉香随着水蒸气在狭小的老房子里充溢、弥散。“绿蚁新醅酒”,人人手捧一碗,絮絮叨叨,晒一晒陈年旧事,讲一讲琐碎生活。而我,总喜欢呆坐小窗前,看玻璃上的水汽凝结滚下,待回过神来,探探外面的深褐景色。时间缓慢地流淌,生活安稳且美好。

想必是季节倦怠了,未至隆冬时的万物沉眠,冬至的万物却全然有了慵懒静默的姿势,蜷缩着,昏昏欲睡。均匀的呼吸,生怕一动弹便扭痛了腰肢。可慵懒的日子里啊偏有一些滋味“勾引”着我。

我把回忆煲在一锅萝卜老鸭汤里,年迈的外婆深知一锅萝卜老鸭汤的醇香远比山珍海味来得浓烈。萝卜在冬季的养生功效不亚于人参,老鸭和萝卜更是冬日里的绝配。当我裹着大衣,缩成一团,吸着鼻子,不停地向手心哈着热气,携着寒风闯入家门,那股用爱熬出的浓香向我迎面扑来。那种香味无法忘怀,一季的寒冷都抵挡不住那一刻的暖意。

我觉得“立冬”极具意义,千叶散落,万物渐息,仍有寒风携篮捡拾回忆。我喜在冬日写诗,一停一顿,一字一句,世俗且具烟火气息;我喜在冬夜回忆,青灯独饮,所经万事,北风是否知我意?











故园书声



少年多无畏

      ——观《少年的你》有感

经济与管理学院 谢汾芳

有人住高楼,有人居深沟;有人光芒万丈,有人含泪前行。这个世界是光影交错的,有人生来就在光亮的一面,而有些人的人生似乎注定与灰暗相伴,直到他们遇见生命中的那道光芒,人生的意义才变得截然不同。

他们截然不同,但又极其相似,长于深沟,带着一身铁锈,在黑暗中踽踽独行。他们的骨子里都流着少年无畏的热血,陈念是一朵娇弱的雏菊,纤弱的身躯在淤泥中摇曳,永远向阳而生。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他们的相遇是刘北山的黑白生活里的一抹色彩。那雾霾笼罩的人生,出现一道缝隙,阳光从狭小的缝隙里照进来。

学校似伊甸园,纯洁而美好,而校园暴力就像一场酸雨,腐蚀一切纯净和生机。

初生的人纯净如白纸,纸上是五彩缤纷的色彩,还是漆黑一片的涂鸦,完全取决于后天家庭、学校的培养和教育。影片里校园暴力的施暴者,魏莱。透过她,我们可以一窥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生来住高楼,外表靓丽,家境殷实,可她的父母带给她的教育却是畸形的,所以她眼神空洞,似野兽一般,甚至缺乏一个作为人的基本的自觉和善意。她在学校里肆意发泄自己的野兽情绪,给他人带来苦难。乐园里出现了一条毒蛇,从这条蛇身上,我们看到同学们的懦弱,也看到了少年的善与真。

影片里描绘了师生们为了高考同心协力,陈念为了梦想负重前行。高考前的千灯之愿,上考场前的严阵以待。我们看到了少年们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我想同学们的内心都是一样的纯洁而美好,而为什么校园暴力可以在身边猖獗,肆无忌惮。这不经让人深思,如何杜绝校园暴力。我想校园暴力需要学校同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从源头遏制,让学校这片净土永远是乐园。

“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恰与魏莱相反,陈念与刘北山是卑微地活在角落里的人,但他们却敢于站出来,去守护一份正义,在黑暗里寻觅一点点微弱的星光。深受校园欺凌的陈念与混迹街头的刘北山殊途同归,孤僻的陈念会为了正义站出来,尽管代价是成为下一个校园霸凌的对象。她不畏将来,不念过往,与刘北山相携手,希望可以走出困境。然而现实远没有那么美好,陈念为了高考选择隐忍,却因失手将魏莱推下楼梯,从此魏莱没有了未来。他们都是少年啊,谁又能替他们承受如此沉重的代价。最后的最后,在哭与笑之间,陈念终于释然。牢狱生活不是他们的终点,向着光亮前进的无畏少年,最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光亮。经年之后,成为老师的陈念保护学生,刘北山一如当年默默护送,实现了少年“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的誓言。

少年多无畏啊,我们亦要用心里的善美守护乐园,向着光亮前进。












水墨华章



凝晚秋

外国语学院 彭瑞梅

夕阳的背影,略显狭长,

满满的秋色,被黑山头托在西边的天上。

急匆匆的夜,早已上好了足足的妆,

像黑色的幕布,静候演员的登场。

微光,依然洒在熟悉的路上,

但路人不解,是否这光芒已凝结成了霜?





理解

美术学院 李进粉

她是一棵树,

终日向阳,

却从未见过日光;

她想,

只因她蜷缩在墙角。

月朗星稀的晚上,

有人提着灯找到了她,

“我可以坐你旁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