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浅流年
六月寄语
外国语学院 徐源蔚
六月,是一个热情却又稍显悲戚的季节,它用酷暑来表现它的热情,用莘莘学子分别的不舍来表现它的悲戚。六月来,离别时。在我们的印象中,六月是一个毕业季也是学子的离别季。在这个特殊但是又平凡的日子,谨以这篇文章送给大四的学长学姐,愿你们前程似锦。
你们是否还记得当初踏入校门时的自己,懵懂无知还很迷茫,经历了四年的洗礼,我相信你们已经对自己的未来已经定位而踏上那条选择的路了吧,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到达你们想要的高度了,但是不管结果如何,你们经历了就好。
选择继续深造的学长学姐 ,你们经历了那段孤独而又痛苦的日子,踏着清晨的第一缕光,背着要看的书,手里拿着还在热气腾腾的早点,在拥挤的图书馆寻找一个看书的座位,所有的艰辛,只是为了能在毕业的时候继续去一个自己想去的大学,考研的目的各有不同,考研的痛苦存在记忆中,考研的结果也有悲有喜。但是考研的那段时光相信会是你们除了高考以外充实的一段日子了,也会是你们大学四年收获最多的一段时间吧。愿你们以后时光,从容淡定。
选择就业的学长学姐们,你们大学四年积蓄能量,在毕业之际,四处奔波,希望寻得自己喜欢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也曾遇到冷眼相对,也曾落寞无人陪伴,也曾辛酸无人诉说,也许你也曾因为连连碰壁而否定自己,可是你们要相信,那样的经历会让你们更坚强,将来我们都是服务社会的人,比别人更坚强,更抗压,会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愿你们都寻得喜欢的工作。选择创业的学长学姐,你们做的选择见证了你们的勇气,创业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其中的辛苦无法言说,你们也许高压连轴转,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肩负的东西都太多太多,经历了多少别人没有经历过的绝望才有了足够强大的内心。自信,强大,愿你们的未来苦尽甘来,鲜花铺路。
未来尚有期许,前程不可估量。你们在六月离别母校,我们作为学弟学妹,将最好的祝福送给你们。愿海阔天空,大有作为。
此心安处
年 成
法律与公共管理学院 周颖
昨日,一向温柔内敛、不喜多言的母亲突然打来电话,我略感诧异。电话一接通,她便焦急地询问曲靖是否有雨。我抬头看了一眼正当空的骄阳,它灼热的光芒晃得我睁不开眼,毫无下雨的迹象。当我如实转告母亲时,耳边却回荡着她重重的叹息。原来,家里已经四十天没下过雨了。
今年的云南,出现了近六十年以来罕见的高温天气。这场来势汹汹的“天灾”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且对农作物危害极大,对朴实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而当听闻云南元江地区的玉米就地热炸的新闻时,我无意戏谑,唯一痛惜的便是农民的朝夕血汗尽皆付诸东流。劳动节假期,我和母亲一同去地里打理庄稼。当一抹抹盎然的绿意正冲破大地的阻拦探出头来,仿佛整片黄土地都为之黯然失色。可转眼已经月余,雨水迟迟未至,土地龟裂、庄稼渐萎,星星点点的土色侵蚀了明媚的绿。“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我不知家里的庄稼能否熬过这个旱季,甚至不知如何缓解此刻母亲心中的焦虑。
母亲种了半辈子的庄稼,也在那片黄土地上操劳了半生。她很少谈及家国政治、邻长里短,每天只关注天气预报并以此来决定明天该如何劳作,数十年如一日,鲜有耽搁。那一亩三分地,几乎就是她的全部。黄土地目睹过年少时我和哥哥的嬉闹身影,也担负了长大后我们的学费开支。在这里,有丰收之年全家劳作到傍晚仍迟迟不愿归家的欢欣,也有冰雹袭击、暴雨淹没颗粒无收的悲痛艰辛。这片土地承载了太多,也见证了太多。
年成如何,都浅藏在母亲话语中。在一次次的通话中,她若是难掩欢喜、畅谈许久,便是丰收之时,但当她缄默不语、满腔叹息,必定庄稼难收。“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我难以笃定地告知母亲何日有雨,也无法预测今年的年成何如,只能尽己所能给予母亲宽慰:芒种过后雨季就来了。
我急需一场大雨,去浇灌家乡的庄稼和土地,去化开母亲的愁容。不愿见火伞高张干旱难平,不奢求五风十雨赠予大好年成,但盼雨季如约而以至解燃眉之急。
故园书声
万物有灵
—观《水知道答案》有感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朱宣任
人们观水,大多是从其外部的特征开始,惊叹于湍流的磅礴,又心醉于涓溪的柔情。因此,“水能为我们提供身体和精神上的享受”便成了一贯的说法,而谈及“人类对水有何影响”时,我们往往却是沉默的,甚至带有点不解,难道水也是有思想的,也和人一样是有情绪上的反馈的吗?纪录片《水知道答案》就探讨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这部纪录片描述了日本江本胜博士所做的各种有关水结晶的实验,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对音乐所做出的反映。当给一杯水听古琴的奏鸣时,它的结晶是美丽工整的;当音乐换成交响乐《四季》时,水的结晶会随着不同的篇章,呈现从盛及衰的变化,仿佛四季翻转,生命轮回。而当给它听嘈杂的车流声或者是摇滚乐时,其结晶就会变得混乱、无序。这是令人震惊且很难接受的实验结果—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水也是有喜怒哀乐的。
正因为这系列实验难以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江本胜的理论引起了学术界的许多争议,但其中的一些思想却值得我们去思考。它谈到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感恩”,当孩子们在饮水前,真诚地念出赞美之词时,水就会结出象征着美好的结晶。而我们并不只是和水接触,大到天边遥不可及的星辰,小到万物吐露接纳的气息,都是各式各样构成生活的元素。唯有人们将这这份对于万物的感恩从家庭传至社会,彼此之间才能联结成一条和谐的纽带。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老子曾说过的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水之所以能做到这种大无私,不正是因为万物都于其有情、有义吗?莲出淤泥而不染,清浅摇曳,芬芳四溢;风,则似翩翩君子拈过,涟漪荡荡,平添了几分鲜活气;而我们这些人儿,在昏黄的残照下,谈论着那些闲趣,与其共度这番平静的时光。因此,水才能竭尽自己的所能,滋养哺育着热爱它的一切,这也即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因果”。
很庆幸水能成为人心的一面镜子,因为它是澄净的,由此才能使细微的污浊更加突兀,给我们以警醒。对待万物的态度也便决定了我们内心的高低,而人心是我们主导自我人生的一种驱动力,唯有怀着那颗赤子之心,方能“养德、养性、养人”。
“越努力,越不幸”
——《骆驼祥子》读后感
人文学院 余丽萍
“越努力越幸运”,激励青年人的励志语录常有这么一句。其实它更强调的是人主观方面的努力,且存在一个前提——一开始就有一些机遇在等着你,只要你愿意努力,所谓成功便能唾手可得。而当读到《骆驼祥子》,我却发现男主角祥子的经历恰恰相反,它告诉我们:“越努力越不幸”。
祥子的一生没有什么传奇色彩,甚至有点悲惨,但在那年头里其实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不大有人会将焦点放在祥子身上。祥子的外号叫“骆驼”,“骆驼——在口内负重惯了的——是走不快的。不但是得慢走,还须极小心的慢走,骆驼怕滑;一汪儿水,一片儿泥,都可以教它们劈了腿,或折扭了膝。”听起来骆驼脆弱、不堪一击,但其实骆驼就是祥子,也是我们,是每一个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人,无论身处哪个时代,人们总是活得小心翼翼,如同骆驼一般。尽管那个战乱的年代已远去,但祥子与生活抗争的样子我们却毫不陌生:他有理想有目标、踏实肯干,以为靠自己的努力就能换来幸福生话。这样一个朝气蓬勃、勤恳奋斗的小伙子,最后却堕入深渊。
人类历史上有一种亘古不变的斗争:人与生存环境的斗争。祥子的一生就是这样一种抗争的过程,他在自己能触碰到的每一个角落里摸爬滚打,他拼了命地与命运抗争,他从一次次的挫败中爬起来,直到有一天再也没能爬起来。一个农民只身来到城市开始了他的买车奋斗路。他的目标很清晰,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一天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抑或开一个属于自己的车厂,然后找一个朴实的乡下女人结婚,过完一生。相比现代人多方面的欲望诉求,祥子的愿望显得如此单纯。
按理说祥子这么简单的愿望应该很容易能够满足,但恰恰就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以祥子为代表的一群底层人民连如此简单的愿望都无法达成。他们拼了命地与生活斗争,但大都惨败而归。就像老舍说的“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不例外。”这就是我说的 “越努力,越不幸”,其实二者之间并无直接逻辑关系,只是有时候不幸的事实就摆在那里,无论你多努力始终无法逾越,只有极少数意志坚强、能力超群的人能从泥潭里走出来,。像祥子一样的普通百姓,每日艰苦度日,却仍对生活抱有希望,只是再坚强,到底平凡。他们总有意志溃散的一天,最终只能在泥淖中度过一生。
一个故事的悲惨往往就体现于此,悲剧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再用这样的方式反复撕扯读者的心,从而让人从大悲中悟得点东西。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人生、社会和生活的折射,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因为在这个时代,只有疼痛才能让人清醒,不揭开那些丑陋的伤疤,我们就永远看不清现实。
巾帼何让须眉
人文学院 袁慧
历史好比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河流时而浩荡湍急时而风平浪静,每一个人都在这条河里浮浮沉沉,有的人挣扎着成功上了岸,而绝大多数人却在挣扎中溺死在了河里。他们悄无声息,无名无姓,那笔墨丹青不会载入他们,成王败寇犹是如此。
史册上多帝王将相,而文人骚客也不计其数,但这些成功爬上岸的,却多为男性,载于史册上的女性寥寥无几。
若问你是否知道秦始皇,你定不假思索地能列出他的种种丰功伟绩,亦或是种种罄竹难书的事迹。但若问你是否知道刘彩春,你怕只会犹豫半天,支支吾吾。
女性在历史上是少有笔墨的,地位也是如履薄冰。至于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也多有不雅之谈:如红颜祸水的褒姒,妹喜;误国专权、残暴狠毒的吕太后,慈禧;淫乱好色的鱼玄机,太平公主,韦后等等。
历史似乎是不属于女人的。属于女人的,纵观中国历史几千年,似乎也只有唐朝。
唐代著名女性可算各朝各代里最多的了。据考察,唐代仅女作家就有100多位。另外如唐代的女诗人薛涛,刘彩春,鱼玄机,李冶等,唐代文学家、政客的上官婉儿,甚至如一代女皇——武则天。
然而这些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女性,在但当时的描述却多为负面的。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昭君,杨贵妃。她们四个人中就有三个人与祸国殃民相关,杨贵妃甚至因这个莫须有的罪名被逼死与马嵬坡。中国女诗人中,鱼玄机因淫乱而闻名后世,薛涛是青楼妓女。
至于才女中名号相对清白的,如元稹的前妻韦氏。我曾百度过这个女性,但却没有详细介绍,只一句话:元稹之妻,是元稹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描写对象:这个女人的才名远远低于她丈夫带给她的附属名号——元稹之妻。
而不附属于男性的著名女性,背后也多会有一个提携她的男性:武则天称皇之路的成功,便是因为唐高宗将她从提携为皇后,生病后将家国大事交于她处理,没有唐高宗也就没有后来的武则天。鱼玄机少女时期也有温庭筠这位师傅的提拔和赏识。
但是,历史终不会这般无情,总有一股细细的清流淌在河边,为那些看似浑浊的、疲惫不堪的女性们洗涤心灵:历经磨难后重生的蔡文姬,她文字敏捷,慧心独具,著出不亚于许多男性的著述《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为国和平,远赴塞外的昭君,"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李清照……她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地立于长河岸边,风骨犹存,熠熠发光。
女性,这个看似在历史中偏于一隅的角色,却从不湮没于历史,她们甚至扮演者不输于男性的角色,她们以一介女流的"绵薄之力”丰富了历史,推动了历史,她们终将在长河岸边吟唱着自己的诗与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