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苑文学社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校报专栏 >> 爨苑文学社

“爨苑网络文学社”第十五期
发布时间:2019-06-12    浏览次数:     来源:

人物通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记我校优秀青年教师高云柱


学生记者 杨凤姣


   《管子》中写道:“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学是本分,也是职责所在,一生兢兢业业,秉承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理念,用星星之光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他,就是我校外国语学院老师高云柱。


至善至简,守护希望

高云柱说,教师是本分,也是职责所在,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会一直走下去。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毕业后,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全身心投入到班级工作中,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入职曲靖师范学院以来,他先后担任《交替与同声传译》、《国际交流口译》、《英语阅读》等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教学相长,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他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断充实和强化自我。

在教学工作中,他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深入分析,做到发挥学生天性,最大程度达到教学效果。也正因为他严谨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育人理念,他所带的班级大学英语四级一次性过级率100%,计算机考试达标率100%,校级以上获奖率全员覆盖率达100%,他带领的学生队伍多次获校、市、省及国家级奖,在“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总决赛中,带领我校学生获得国家级三等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学术英语词汇竞赛中班指导四名同学荣获一等奖,第三届“LSCAT”口译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和优秀奖。

在他的努力和帮助下,所带班级20160300班荣获2018年云南省先进班集体。


立德树人,教书育人

高云柱一直认为教师是一份永远在学习的职业,也是一份不断交流和付出的职业,他说大学对这些孩子是人生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我不能主导他们,但我会尽可能帮助他们。在教学中他尽心尽力,他要求所所带班级的同学早读,他说可能他们相比其他同学要辛苦很多,但我希望这四年他们能把专业学的扎实,以后他们工作会省力很多。

他在教学这条路上不断学习,在参与的各类教学竞赛和教学研究项目上展现出他过硬的教学水平。在我校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中,他的《英语阅读》入选优质课程。2017年12月,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并斩获“最佳教态奖”。《爨碑铭文英译及传播研究》科研课题入选曲靖市基金项目,并多次参加学术研讨会议。他把这些所得经验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在“教中学,学中做”,他说这是一个老师教好学生的诀窍,他在教学方面的研究上也从不懈怠,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教材编写三部。多次主持校、市、省级课题。

坚守初心,莫问前程,在这么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他一直是这样做的,对待学生无微不至,对待自己严格要求。他说选择了这份职业,就会一直坚持师者的初心“传道,授业,解惑”。





与学生共同成长

——记我校人文学院谢建军老师


学生记者  姚茂


走进教室,打开课件,数十双充满期待的眼睛,一手潇洒飘逸的板书,阵阵嘹亮的讲课声……谢建军陶醉在教学的乐趣中。这里,是他和学生朝夕相处的地方,探讨知识、交流问题、研究学问,他就像一台“永动机”,做什么都充满激情,向学生传递着正能量。


临危受命,创造辉煌

刚到曲师工作,谢建军就遇到了一个“问题班”,由于当时我校和昭通学院合办本科班,本应该去昭通学院就读的一个班却以不到本科的分数到我校就读。谢建军临危受命,毅然挑起这个重担,在众多人认为这样的班级无法正常毕业的情况下,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创造了奇迹,不仅使得全班同学顺利毕业,而且大部分学生还找到了满意的工作,甚至不乏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同学们回忆说,谢老师从来不会让他们感觉为难,他经常鼓励他们,让他们感觉谢老师就是他们的朋友。谢建军和班上的同学感情很深,他说“我跟学生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兢兢业业,破除万难

对待教学,他认为首先就是严谨,对于自己所教授的知识应该深入地钻研,懂得内在的道理,绝不应付。谢建军为提升哲学教学质量,于2016至2017年到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深入钻研哲学及其教法。“我研究的主要方向不是哲学,但我却要教授哲学,这在很多人看来我是很吃亏的,实则不然,通过‘教学相长’,我一样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把哲学研究好”。其次,就是要立场正确而坚定,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为中心,跟学生一块探讨问题,提倡民主教学。针对人文学子学习哲学吃力这一难题,谢建军潜下心来研究文学,通过将文学跟哲学相结合的方法,用哲学原理分析诗歌理论,以此来提升学生对学习哲学的兴趣。“对于教学,我并没有止步不前,反而以学生为中心,追求更高的目标,即便文学是我的短板,但我也要提高,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都应该积极探索” 。


桃李不言,师生意气

课堂上的谢建军严谨认真,课堂下的他随和可亲。在课后,他经常与学生交流生活中的问题,对于学习上或者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他都会积极地伸出援助之手,甚至有时他还会自己掏钱购买或者复印哲学经典赠予学生。在学生的心目中,他一直是一位慷慨、可亲、可爱、可敬的老师,“我们希望谢老师不仅教我们中国哲学,而且还教我们西方哲学,这样他就不仅仅只是教我们短短半年了”,有学生说到。

每天重复着教书育人的生活,和学生一起成长,将自己的大半精力都花在学生身上,谢建军感觉自己是幸福的。“通过教学相长,我能够在教学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同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心中有光,无畏远方

—记我校2018届毕业生甄禹婷


学生记者   徐源蔚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曾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独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或许连自己都会被感动。而她,就有一段这样的经历。从确立目标到坚持奋斗,四年的时光洗礼,她终究成为了当初渴望的样子。追逐时光的步履也许艰难,但始终不变的是对梦想的渴望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确立目标,向阳生长

从刚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她就决定了要考研。她认为,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她喜欢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大一大二,她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听说读写译,她都做了大量的练习。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她真正做到了对专业的多方面精通。大三大四,开始准备考研,她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当初的目标,一直在为之努力。在学习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大一到大四,在保证正常学习的前提下,她一直在做家教,从小学生到准大学生,从中高考到雅思,从基础知识到口语,在学中教,在教中学,收获的都沉淀在心底。


厚积薄发,不负时光

从大一开始,每一个专业类的比赛,她基本从不缺席,她认为比赛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准备及参加过程中的收获,那是难得的财富。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从大一到大四,她一直不曾停下努力的步伐,而她所有的努力都在时光里得到了回报。她曾获国家奖学金,被评为云南省三好学生、云南省优秀毕业生,多次获校级三好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称号;两次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均获一等奖;她获得的荣誉不止这些,可是这些却足以让我们看到她的努力。四年的沉淀,为她的考研之路带来了些许的轻松,可是她从未放松下来。终于迎来了考试结束的日子,她说她觉得自己当时放下笔的时候像个英雄,她说她感谢那个时候的自己。最终,她成功考入北京语言大学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带着憧憬,去往了祖国首都。四年的付出,终于没有辜负时光里的那个遍体鳞伤,却从未放弃的小女孩。


时过境迁,初心不改

从大一到现在,从云南到北京,她说她最感激的是在云南的本科四年,感激踏实奋进的母校,感激努力耕耘的老师,感激一路相伴互相支持的老友,她也感激当初不断努力的自己。记忆中青涩的她,一路走来,已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蜕变,她说她最大的收获就是拥有了一份持之以恒,始终向前的信念。有困难,她会怕,可是她更想去挑战;有比赛,她会胆怯,可是她更想去提升;有目标,她会有怀疑,可是她更想去尝试。她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是潜力股。时光在流转,可是她从未改变过初心。

在曲师的日子虽然已经结束,但我相信这四年的收获是她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之一。每一个努力的人都不应该被辜负。哪怕明知前方布满荆棘,也要昂首阔步骄傲地走下去,谁说荆棘背后就不会是世外桃源呢?




洗净铅华,归于质朴

—记我校自律委主席严亚兵


学生记者 钟绍彤


‘什么是奋斗?奋斗就是每一天都很艰难,可是一天比一天容易;不奋斗,每一天虽然都容易,可是一天比一天难’。你说这是你喜欢的一段话,我从你的眼眸里读出了不羁的倔强。

在曲师的三年是从未停止奋斗的三年,每一天都在为了想要的生活而奋斗,每一秒都在为了目标而努力。三年的蓄力终将成就不凡的你。


不断成长,不断升华

大一时他还是校自律委的一个小干事,带着对大学美好生活的憧憬之心,踏实、积极地配合楼长工作,每周不厌其烦查班会、卫生、晚归、按时值班,逐步树立了自尊、自律、自强的信心。在此期间,他也曾有过彷徨和驻足。“说实话,做学生工作,会累会烦,依稀记得,刚进宣传部的时候,我拍照不会,写稿不会,写策划更是无从着手,有时一天有几个活动,活动时拍照,活动后写稿,回到宿舍面对大堆的作业,还是得硬着头皮一一完成。久而久之,当逐步掌握生活的节奏之后,这也慢慢成了我大学丰富多彩生活的一部分”。听着他的自述,我似乎看到了无数人的初始阶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可也有许多人折服于生活的刁难,初心易得却难守始终。


逆风翻盘,蓄力而升

辛勤的努力总是会有回报的,不负老师和同学的信任,他成了自律委宣传部的接班人。“人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也就是有了这样的意识,在空余之时,他会看一些文学大亨的作品,以书籍来熏陶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脑海中有资源,指尖上才会有旋律;利用网络资源不断去学习、探索关于新媒体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致力于“云上宿舍”微信平台的建设。在当选校自律委主席后,“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这句话一直激励着他锐意进取,深知要挑起这个重任,需不断地“武装”自己,强化自身技能;针对性地解决会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纯粹管理”模式到“指导监督管理”模式的转变;自己的工作定位和格局意识更需进一步转变,稳中求进地统筹全局,在老师的指导下带领校自律委成员落实各项工作,更好的服务学生,发挥好学生公寓育人“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


探索之路,永不停止

上帝总是偏爱偏执狂,而强者也不会总在抱怨生活。就如你不曽停止的脚步,一路的风景或许呼号,或许极致。而恰巧你只是顺从了自己的内心,却也因此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在大二上学期加入了创业园管理办公室后,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他报名参加了学校第三期电商创业实战营培训,后任企划部副部长。在优秀创业者模范的激励下,寻觅到另一个发展方向,他顺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时代浪潮,与合伙人共同筹资运营微信小程序购物平台,在与团队成员共同的不懈努力之下,短短几个月内,小程序的单月销售额突破了32000元。

在曲师的生活已走过四分之三,但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是更多的崎岖弯路等着你去走,或许是更多的惊喜等着你去收获。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越努力越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