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苑文学社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校报专栏 >> 爨苑文学社

“爨苑网络文学社”第三十一期
发布时间:2020-10-19    浏览次数:     来源:

此心安处


打电话

人文学院 欧家欢

姥爷不爱打电话,原因么?年纪大了,眼神不行,觉着手机让人烦。他常嚷道:“一个破手机,听娃儿声音哪有回家好好吃顿饭实在?”声音刚落,打着旋儿的烟雾不一会儿就直上灰蒙蒙的天空,隐形了。

姥爷,年过七旬,一个平凡的庄稼人,与土地相伴了半辈子,也与土地斗了半辈子,对土地既爱又恨。不过,夸赞这土地定是大过咒骂它的,毕竟是这一两亩地养活了他这大家庭。真正被骂的是老天爷,骂土地不过是因为对收成不满,实在些罢了。

姥爷是不爱手机的,经常咒骂这手机字不够大,声音太小,怎能比得上娃儿们一个个回来站在面前实在。再说,姥爷可谓是见多识广的,隔壁村门前有棵大枣树的老李家有个孙子,儿子儿媳都出去务工了,老两口只能帮忙带孙子。本来老李还挺乐呵,谁知他那乖孙子迷上了手机,不爱和他们亲近不说,年纪轻轻就带上了眼镜,看着老成得很。我是看见过老李的,他那枯树一样的手捏过我的脸蛋,瞬间就是一坨高原红,还会念叨着他孙子以前捏一下就笑一下,现在,能聊聊天就算是极好的了。所以,姥爷就更不喜手机了,他是很担心这东西会伤害娃娃们,也会疏远了感情。在他看来,手机就是那洪水猛兽,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碰那手机。

前面说过,姥爷不爱打电话,是对手机不满,但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姥爷现在就像一根嶙峋的枯枝,饱经风霜,光泽暗淡。儿女似鸟儿,在树枝上长大后就扑棱飞走了,另筑新巢,偶尔回来停靠一下。可是曾经,他也是从呱呱坠地,再到长大点和儿时伙伴捉鸟捕蝉,放学了就放牛割麦的。他也是娶了未曾见面的女子回家,相伴过了大半辈子。他也在青年时,参过军,打过仗,保卫过这个小村庄。后来解放,他在这贫瘠的土地上用汗水、血水和泪水浇灌着生活,养育子女,这才迎来了今天的安稳日子。

姥爷一辈子遇见过许许多多的人,他说,他就怕自己老了记性不好,忘记和他并肩作战的那些个兄弟,那他们就真的消散在这世间了。所以姥爷不爱打电话,他怕打了会打扰子女的生活,更怕会惹得他们担心。他更怕打给老友,拨号后的那一头是永远无法接听。但姥爷却是挺喜欢接电话的,毕竟能感受到子女的想念,与老友久违地唠嗑。接电话前响起的是惊喜和期待,打电话后怕的是无尽的等待。然而电话里的声音毕竟是冷冰冰的,所以,姥爷每次接电话的时候,总是嚷着喊娃娃们回来吃饭或者喊老友再聚呢。

我想,该给姥爷打个电话了,不,还是回去吃饭吧!




秋月为谁白

外国语学院 高瑞

当月始圆时,我们已经和中秋相遇了。这时候疏林之下月光如洗,让人忍不住在自己的方寸之地欢呼雀跃,醉在团圆里。

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早在唐代便已盛行,因八月十五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古老文化传承千年,如今依旧熠熠生辉。人们在这一天如期归来,嗅着八月的桂花香,欢聚一堂品尝月饼,看一眼清风月圆。

那份通明的白色,独属于天下的皓月。古时的月亮总出现于诗人的笔下,勾起一段又一段回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它曾照进唐代王建的窗里。这日夜里的月光泄进屋子里柔和而清明,他卧于书案边,看着花朵一直开到窗栏外边来,载着清风辗转于书案,磨灭了过往的墨迹。风再次吹过,白纸皆吹散。不过是寥寥数语,却让人怅惘之至。揽衣徘徊,辗转梧桐间,本该是相聚好时节,他却因太多无措与沉重与家人离散,独自一人度过中秋。王建的月夜,面对的是沉甸甸的蓝天,可是若能得以相见,那该是最好的时光了,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圆月如盘,何尝不是一种心灵寄托。一年又一年的中秋循环往复,可是因为有着家人的陪伴,每年这时都感到无比安稳。在历经疲于生活的苦痛之后,回归到家中看到那些期盼以久的眼神便不觉得那么累了,连琐碎的废话都值得珍惜,那些不愉快的东西被温暖包裹着,仿佛太阳底下逐渐消融冰雪的山间河川,这种感觉不会破灭,沉淀在脑海里,成为我们生命中灿烂的时光。家人与我们仿佛一双手,寒冷的时候彼此摩擦着,左手右手互相温暖着,都是彼此内心安宁的良药。

今年的中秋节,不少人因独自漂泊于异乡与家人不得相见。古歌有云:“心是地下流水,在那里翻腾,虽是不说话,却比说话更强。”虽然不能相见,心中怀抱着热望,深蓝的幕布中央,那颗圆月永远存在于旅人的心头。因为上半年疫情的肆虐,我们无法做置之身外,悠然自得的看客,今年的中秋节更显得弥足珍贵,哪怕是风尘仆仆也要与家人团聚,只因那里有家人,才不枉一路的奔波。“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处于同一片天的我们只需看一眼,那都是我们唯一的月亮……




外国语学院 保乃丹

在至深的黑夜里,我曾摸不到自己;在喧嚣的人潮里,我曾听不见自己;在无尽的跌落里,我曾抓不住自己。我也是那星光下的赶路人吗?

成长是一场作茧自缚的心甘情愿,我在茧内缠绕年岁,年岁在外流经风沙。我好像匆匆忙碌着,一心想要成为自己眼中的大人。只因我不希望我的灵魂在十几岁的年纪里过早夭折,余生只能拖着失去灵魂的空壳游荡在空旷的人间,一步一步走向昏暗的八十岁坟墓。于是我忙着去学会书上的知识,忙着去处理身边的人际关系,忙着去明白这世间所有已显及未显的道理。

有一天,当我再次因为一点点小事就毫无征兆地向最亲近的他咆哮时,他并未感到生气,只是静静地看着我,默默无语。随后他转身离去,平淡地说道:“我希望你在成为一个井井有条的大人之前,能先做个开心快乐的孩子”。那一刹那的锋利和冰凉,就像一把匕首精准地刺进我的心脏,心头混沌的阴云被瞬间冲散。那时我明白,原来我在这条名为成长的路上丢掉了我的偏执,我的潦草和我的纯白,我知道那片阴云并不是保护的围墙而是自我束缚的障碍。

我为自己缠上了白色的线,于是我一动也不能动了。我把剩下的交给了时间。只能任由它淘选着我的一切,无能为力的状态使我惶恐,但我又在无能为力中期待着它所带来的未知的瞬间,以及最终的蜕变。

成长是一场破茧成蝶的自我斗争,我在茧内剥离,剥离后我舞动翅膀,展翅翱翔。经历了无数次不快乐的瞬间,那淘选下的应该是坚定地爱上自己和去感知快乐的能力。

我告别童真的岁月,挥散过往的云烟,告别家乡,走入汹涌的人潮。我历经生活的磨砺,悲伤与欢喜构成一层厚厚的茧,我躲藏在其中任由岁月淘洗,送走悲伤与消极,留下纯粹的爱,等到时机成熟我破茧成蝶,涅槃重生。

走在清晨的小路上,看着太阳日出东方,我知道,成长就是我能作茧自缚,亦能破茧成蝶。







山海之间


秋日忆海棠

人文学院 李文荣

好东西都藏在山里,就像童年和海棠。

秋高气爽,闲散人两三相约爬山。山本无路,雨水落地乱流,常年下来,低洼处崎岖蜿蜒,惨白光滑,阔宽之后就成了路。夏日酷暑之意还残留着,雨水滋养起层层叠叠的青苔,于是爬山人燥热难耐,还要注意脚底打滑。

激励着爬山的人的是山里的野果和草坪。我仍然记得那时爬山的种种情形,饭饱时小憩一番,便开始旅程。因为山高坡陡,路边杂草丛生,荆棘遍布,割手的刀尖草夹杂在各处草丛里,不经意地随手一抓,可能手上便会留下鲜红的痕迹。布鞋底柔软易打滑,踩到青苔少不得要扑腾一跤。但爬山有种征服的意味,因为山里的野果,尤其是最大最红的野果从来都是成功登顶者的专属。草坪上睡半个午觉也让人尤其舒坦。熟透的杨梅在树下掉了一圈,上面爬着几只黑红发亮的蚂蚁,偶尔发现一只花斑天牛,这种稀缺的玩意儿自然会成为我们的珍藏。

如果说爬山是向往和欣喜,那么海棠便是回忆和思念。海棠是家养的,不过由于主人早些年就搬去外地,房屋里的院子早已是荒废了。院子里最大的树就是海棠树,当树上的海棠泛起红晕时,它们仿佛是一个个迷你宝瓶缀在叶间。微风起,宝瓶与树叶相互摩擦着,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我在聆听风的声音,也在感受海棠的心思。海棠的气息随风飘逸,淡淡的涩,微微的甜,有些忧伤又有些寂静。

看着海棠树和海棠,我有些胸闷,想象着多年后回忆起今天的场景,我该是何种面目?

只记得当时我站在树下看着无数的宝瓶向我招手,但树很高,想要随手摘到宝瓶只不过是一种奢望。所幸有几个顽皮的同学爬到树上,他们的身影穿梭在枝桠间,使得海棠从高处抖落。我捡起两个掉到地上的宝瓶,用牙齿咬破皮,吮吸着酸涩甜混杂着的宝瓶琼浆。忧伤来得如此突然,我浑身湿透站立不稳,忽然又坠入棺椁,身心疲乏不得伸展,一瞬千年,醒来忧伤渐渐消散。

如今又是一年秋,海棠树上成熟了的果子依旧如多年前般诱人。我还记得最初吃海棠时感受到的忧伤,也记得忧伤之后全是让人满足的香甜。它是我寂寥枯燥时的美味,也是我从失败走向成功汲取的滴滴营养,让我不被那些丑恶困扰,清醒常伴身。




水墨华章


见你·南湖

人文学院 尹颖

柳把我的头发拨到耳后

恰似光阴对草木的轻柔

可我无心享受

因为你说你要来见我

雾中织云 播放鸟鸣清扫天空

为你准备清风、浅草和紫云英

你低头温书不语

我也不敢搅扰你的清幽

秋风把我荡在空中

蹑手蹑脚 把晨光披在你的肩头

你背书至精彩处

波光粼粼是我的庆贺

累了也不打紧

合书就倚靠在我心头

总觉得和你共度的时光太短

夜深离别总教人不舍

你羞笑来得匆忙没带礼物

临走给我读诗

十四行而已

却像赠与了我整个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