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苑文学社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校报专栏 >> 爨苑文学社

第一届 “曲师故事荟”作品展——我的曲师故事
发布时间:2021-03-31    浏览次数:     来源:



我和曲师有个约会

外国语学院 石唯

亲爱的曲师:

你好!你我相识已一年有余,但每每念及你,与你又只若初次相见。与你携手前行的每一天,我都感到充实而安宁。你仿佛一壶老酒,浓烈却又能令人回味良久,每次细品,都别有一番韵味。与你相约的每一天,你都能带给我无限的惊喜。

时间线拉回到2019年,回忆起我与你初次相识的场景,至今仍记忆犹新。那年夏天,你给我发来一封“邀请”,在祝贺我完成高考之际,邀我奔赴一场与你的新约,来谱写人生新篇章。就这样,我们定下了四年之约。

那年九月,我在父母期许的目光中,怀揣着憧憬与不安,走向你。那时的我,仅仅因为喜欢这里宜人的气候、便利的交通、热心的曲靖人民。至于你,我知之甚少。我不确定这四年的青春会不会是一场豪赌?未来,在眼前,是无限的未知,我不确定你到底是怎样的存在,我甚至不确定,四年的光阴,够不够我学会接纳你。

令人喜悦的是,以上的问题,慢慢地都有了解答。

这一年以来,我慢慢学会了与你相处。拂晓,晨光熹微,照拂万物,我走在冬樱路上,踏着夜间蕴积的寒露,去到你的信息存储中心——图书馆。在那里闲坐片刻,闻着那里淡雅的油墨香气,抚摸着那泛黄的书页、褶皱的书脊,我感受到了你的满腹才华,也好奇着你的深沉内敛。午后,我邂逅了你那明媚的“眼睛”——东湖和南湖,你那清澈的眼眸,四季神韵各异,目光所致,我总会如梦如醉,流连忘返。夜幕降临,我回到你为我搭建好的温暖的栖息小屋——宿舍,开始整理当天的课业内容。一天的忙碌过后,终得片刻歇息。临睡前,我也总不忘翻开日记,写下这一天与你相处的点滴趣事,记录下一天的心迹。

与你相处一年之后,我很庆幸当初的我可以被邀请与你携手共度四年。你教给我的第一句话——“刚正博爱,睿智笃行”,让我学会了时常反省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无愧于心,无愧于行。你为我提供了优质的师资力量,帮助我们学好专业知识,提高道德修养;你有着浓厚的人文情怀,总是急学生所急,满满的是一片心意;你有着难以言尽的美好,仍旧等待着我去发现;你教会了我许多,我也同样期待,在两年后的分别之际,我也能给你的名字增添一抹亮色。

时光清浅,我与你的约会时光已近半程,但那些美好的回忆不会幻灭,我将把它们镌刻在心底,待若干年后,再度翻阅,相信一定又别有一番韵味。





觅得一方归宿

外国语学院 彭瑞梅

刚入学的那个秋天,微黄的枇杷叶轻砸过我的肩;错过的那个春天,粉霞般的海棠令我向往;随之而来的那个夏天,朦胧的南湖让我想起丁香姑娘……曲师,就是这个地方,发生在这里的一幕幕铺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令人心醉其中。

相遇

“我们学校好大啊!”开学那天,我站在气球下面朝父母大喊。那时还没有公共汽车,我们便在教学楼和宿舍区一趟趟来回跑着,酸疼的腿让我愈加确定了这一点。“学姐,看书在哪里看啊,还有,这里可以借书吗?”前几天在图书馆三楼遇到一个学妹,她这样问我。告诉她之后,我不禁一笑,思绪飘回到了当初的时光:气派的图书馆让刚来的我望眼欲穿,一次次在闲暇时想要进一步领略她的风采,却又一次次在她面前挪开脚步。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走到三楼,却找不到桌子,心里很是纳闷。“哇,大白鹅!”在学校的南湖边,我第一次遇见在湖里自由自在的白鹅,心里不免激动起来。没有人工的枷锁,这才是它们最该有的样子。再后来,一个同学给我看了他们学校的大黑鹅照片。我心生不服,于是我们学校的鹅一度被我用来斗图,乐此不疲。所幸在那些略带迷茫的日子,能有老友的欢声笑语相伴。还有冬樱路两旁的松树,让我有一种置身于家乡的感觉……这么多的遇见,不骄不躁,一如既往。

相约

我与南湖相约,到它身边,它给予我陪伴,我为它写诗。虹桥上,芦苇边,处处都有我们的身影。相册里有它静谧羞涩的侧影,有它妆容精致的正脸照,也有它湖波微漾的随手一拍。我与行政楼后面的大草坪相约,那里淡紫色的果实强烈地遏制它们想要低垂的欲望;那里的绿草和黄花并不如远看着那么均匀恰当,它们每一丛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像极了我们曲师的学子,器宇不凡,各放异彩。那里并不总是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却能满足我躺在它身上,闭上眼睛感受天空的遐想。我和最为光鲜亮丽的银杏叶儿相约,在秋天的黄昏,为了看它一眼,我曾穿过大半个校园。

相依

不期而遇,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偶经虹桥,一只水鸟屹立桥边,它在看湖,我在看它。正如《断章》所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不去想,我的梦究竟有多远,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风景,都给予我力量。无论是湖边柳条间温柔的脸庞,还是路灯下不顾寒风的模样,都像越过桥后看到的那棵黄澄澄、缀满果实的无患子一样,于百般经历后予人充实的滋味……

你似春风白花闻,一掠山河万木生。能遇见你,何其幸运。





我的曲师故事

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杨兰

小时候,我在珠江源这头,曲师在珠江源那头。长大后,我怀揣着梦想来到了心中的象牙塔——曲师。

在曲师,读过的书即为精神粮食,随之涌动的是生命的体验。

曲师的图书馆是一扇通往精神世界的大门。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从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我在读书,也在读自己。一书一世界,一页一乾坤。用心读过的书就是我们用心灵丈量过、对话过的世界。读了《月亮与六便士》,便知世界有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两种,我便不会轻易被物欲的横流所裹挟,亦步亦趋地追求世俗的成功。《包法利夫人》让我领悟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守住这界限既是对生活的理解,也是对艺术的尊重。读书的过程沉默甚至艰苦,但发现、探索的过程是美妙且快乐的——我们收获的,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精神世界更丰富的自我。“腹有诗书”是读书之时的“厚积”,“气自华”便是水到渠成的“薄发”。

在曲师,经过的事即为生活标本,随之涌动的是生命的智慧。

来到曲师,我才发觉自己是“苔花如米小”,但是我知道自己可以“学牡丹开”。当我度过大一一年的迷茫探索时光后,现在我已经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所以我开始勇敢向前迈进。我加入各种社团,参加了多项比赛,投身于志愿者服务当中……因为我知道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我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体验了精彩的大学生活,慢慢地,我变得自信乐观了,也逐渐变得成熟了。成熟,是一种不需要随波逐流的从容,一种不理会哄闹的理智,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经过的事皆为生活标本,随之涌动的是生命的智慧。

爱过的人即为精神源泉,随之涌动的是爱的力量。

亲友师长,皆因其参与了我的成长,而在我心中留下印记。在日剧《野猪大改造》的最后,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说:“从前我不知道怎么才算喜欢一个人,是你教会了我,今后无论我在哪里,喜欢上了谁,我都会想起你的吧。”参与成长的人之所以不会被替代,唯因今天的“我”中含有昨日的“你”。严师的教诲,良友的交心,都是“我”之所以为“我”的来路。在漫漫求学路上,老师一直牵着我们的手。时光让我明白了“大爱无声”的道理,老师用爱温柔了时间,惊艳了时光。很幸运,我在曲师也遇到了一群挚友,他们陪我走过,伴我成长。爱过的人如涌现的泉水,将今日之“我”托举而起,许我灵动,助我飞腾。

那读过的书、经历的事、爱过的人,似乎长成了我的骨骼,我的内脏,让“我”成为了“我”。

我的曲师故事并没有结束……





我与曲师的故事

人文学院 胡慧宇

“千里珠江,源远流长,我爱这爨乡沃土,翰墨飘香……”每每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总会回忆起三年前的自己,怀着向善求知的初心,背负着青年人的书生意气,来到云岭东隅、爨乡曲靖,踏入滇东第一学府——曲靖师范学院,开启我与曲师的点点滴滴。

初入曲师的殿堂,浪涌的南湖,灵动的桂香,热情的同学,抚慰我颇不宁静的内心。常听人说,熬过高中三年,大学便可随心所欲。可当我真正站在大学的殿堂之中时,面对扑面而来的自由,心中却平添了些许惆怅。正值风华的我与曲师不期而遇,如何让自己学有所得,如何让自己变得充实,如何不让光阴虚度……这些疑惑积攒在我的心头。带着这些疑惑与激动的心,我与曲师的青春故事就此拉开了帷幕。

北宋欧阳修有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对于每一位学生而言,重视学习,努力学习,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我珍视曲师带给我的学习机会。课堂之上,博闻强识的老师使我如沐春风;课后之余,勤勉笃行的风气熏陶着我,让我学会惜时如金。徐梅老师的现代汉语、徐青林老师的古代文学、黄炜老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都是道不尽的人文瑰宝,有幸被我拾得一二。曲师的图书馆我坚持每天去几回,沉浸在书香之中,如品一杯香茗,品得多了,自然也就茗香满口。我也因借阅书籍的广博,被授予曲靖师范学院“借阅之星”的荣誉称号。

曲师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我与喜爱的诗词相伴。在清晨的南湖畔迎来东升初阳,在傍晚的喷泉广场送别西下新月,吟诵着“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曲师收容着我对诗词的全部吟咏,加深了我与诗词的感情,也为我提供展示的舞台——赴昆明参加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拔,对此我感到无上荣光。曲师是一座桥,勾连起我对诗词遥不可及的渴望。在书香的熏染中,我也颇为得意地自诩为“读诗人”。

我本是个极木讷、自卑的人,不敢主动与人言语,似乎打个招呼都是天大的难事。初入曲师的校园,莫名的惶恐始终萦绕在心头。因身长高挑,而被荐为副班长,稀里糊涂地也就应承下来。可当我真正面对同学、老师时,才发现有些事情远比我想象中要复杂得多。这大抵算是我大学的第一个坎吧,我虽然腼腆胆小,倒也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强。书本给予我的力量毕竟有限,我开始向生活讨要勇气。慢慢地,从第一次做表格时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熟练精通;第一次布置任务时的语无伦次,到后来独立组织大型活动;第一次写新闻稿时的一塌糊涂,到后来的文笔流畅……

我从自卑胆怯的小男生蜕变成了一个自信开朗的大男孩,离不开曲师的善解人意。我有幸遇到了和蔼可亲的辅导员、同歌同行的伙伴、热心博学的前辈。在众多老师、同学、朋友的相互帮助下,我度过了迷茫期,慢慢变得开朗自信。从一开始的副班长,到后来的班长,我始终以尽职、尽心、尽力的诚恳态度服务于身边的人,心怀一颗真挚随和的心与人相处,乐于帮助身边的人,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了老师、同学的高度认可,最终被一致推选为“云南省级三好学生”。

开始我对文字并不感兴趣,随着对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我开始尝试一切方式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文字成了我记录生活的最佳方式。老师曾说过:纸墨之寿,永于金石。写作老师鼓励我多读,多写,多分享。于是我开始尝试写作,一篇篇思想随笔、一篇篇游记杂文、一篇篇读书札记,既是我对美好生活的记录,也是我成长的见证。

我有幸加入了曲师记者站,结识了一群热爱文字的小伙伴。教我写文改稿的学姐,带我拍照写稿的学长,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被我用文字缓缓记录,平淡却也充实。我从羞于珍藏自己的文字到主动将文字分享给身边的人,慰藉风尘,重拾斗志。丰富的生活经历,使得我的文字愈发富有活力,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我的文字。三年来,我也在文字的田间耕耘而收获颇丰,先后在《曲靖日报》《台州晚报》等数十个平台上发表文学作品五十余篇,并获得数十项文学类奖项。也受邀做客青年夜话,分享我阅读写作的心路历程。

初入曲师时,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变得更加优秀,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深情寄语,也是我的座右铭。我曾以为大学是新的起点,并一直在思考“新”在何处,该如何奋斗?辗转反侧,突然明白,自己的初心仍是最本源的起点,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但自己的初心始终不变——立志做一个卓越的语文教师。播书香、育桃李,把文明之光播洒到每一个渴求知识的孩子身上。我要把师魂铸向大地,把梦想写上蓝天!如今,我已在教育一线实习,在晨光熹微中迎来朗朗书声,在夜深人静时奋笔疾书,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师职业带给我特有的幸福感、成就感。曲师所教予我的教学方法、为人之道使我在新的环境中如鱼得水,向着更高远的目标奋进。

流金的岁月如秋日的落叶,任尔狂风席卷,秋霜肃杀,仍会堆积在心头,萦绕在心田,历久弥坚。在外实习一月有余,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我倒是时常惦念起曲师来了,清晨南湖的朗朗书声,午间餐厅的热闹,傍晚彩霞的多姿……时常闯入我的脑海,闯进我的梦乡。在外求学数载,曲师不仅教会了我知识与学问,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学会学习、生活和成长,我的身上,镌刻着曲师最朴素的底色,这让我受益终身。我与曲师的故事即将告一段落,但故事中的情节始终会留在我心间,激励我继续引吭高歌,书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