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
音乐与情感
人文学院 余丽萍
音乐,不分种族,不辨优劣,不挑听众。人人皆有享受与创造音乐的权利,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值得被喜爱与赞赏。它是人类情感的美妙载体,创作之初因情感的注入而丰富动人,流传世间因情感的共鸣而经久不衰。
在音乐面前,人能真正回归自我,给予心灵片刻的自由。在舒缓的轻音乐面前,闭了眼,仿佛自己是一块鹅卵石,无忧无虑地躺在河心,任河水穿梭流淌,时光也变得悠然而缓慢;在爵士乐面前,人的灵魂随着音符翩翩起舞,灵魂也变得风情万种,夜晚的妩媚与爵士的风姿融为一体,游荡的心忽而被浪漫填满;在电子乐面前,年轻的心为梦而绽放,生命的激情如数被点燃,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缓缓流动在双耳之间的音符,曾陪伴许多人度过一生中孤独的年华,它把你的心境道破,为你唱出心中的乐章。就像《begin again》里说“我之所以爱音乐,是因为它让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都充满了意义。”好的音乐总带给人温暖和希望,平淡的岁月里或许有点琐碎和烦闷,日复一日的生活好像失去了鲜活和澎湃,追求梦想的路上也总是困难重重。再次投入音乐的怀抱吧,总有一首歌能抚慰你焦虑的心灵,偶尔也停下来,静静地倾听,回过头来看其实生活依旧充满希望。
音乐是时代之音,抒发着每一个时代独有的思想与情感。苦难岁月里,音乐是避难所,在音乐世界里人们可以暂时忘却伤痛,为灵魂保留一块净土;激情岁月里,音乐亦是铿锵有力的,充满希望的种子也在音乐里生根发芽,于心灵深处开出最娇艳的玫瑰。音乐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它是一个无边际的世界,所想即所听,不同的人听相同的音乐,却因自身的心境各异而产生千百种不同的意境。音乐亦是跨越国界种族的,即使语言不通也常常会因炽热的情感而触动。
音乐承载着这世间大大小小的情感,澎湃而热烈,低沉而哀愁,绝望而心碎,真实而无畏……无论如何,终归是真挚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也因此而成就永恒。音符会飘远,可蕴含在音乐里的情感不会消逝,它静静伴随着每一段时光的更迭流转,始终在新的音乐篇章里绽放光芒,赋予它们不息的生命力。
小城故事多
经济与管理学院 申柠茹
来曲靖已经一月有余,兴许是因为昆明离曲靖较近的缘故,又兴许是因为从初中起便住校的缘故。至今思乡的滋味着实不甚浓郁。曲靖时常下雨,却总是断断续续。我的心情也随着这天气时好时坏,曲靖的秋天诗意且惆怅。
到曲靖之前未曾得知曲靖是珠江之源。来到这之后,才隐隐约约从城市的细节里捕捉到关于珠江的故事。细细想来哺育万千中华儿女的珠江从这里发源,发源于此是曲靖的幸运,可曲靖也因此多了一份责任。我在这里着实感受到了整个社会对生态的重视,对珠江的自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美称便是对此最具权威的证明。
对于一个从小便在云南长大的人来说,曲靖算不上异乡。可才下火车的那一刻,寒意便扑了满怀,那时还只是九月末的正午,曲靖却比昆明要冷上许多。说来好笑,分明从小便在云南长大,可才踏进曲靖便感受到了异乡的寒意,那感觉透露着陌生,身体被寒冷包裹,心也逐渐冷却下来。与初次见面不同,曲靖是个温暖的城市。初到陌生的环境,所以住宿,交通和其他一些琐事都总是小心翼翼,仔细考量。曲靖人的热情却出乎我的意外,旅店老板会主动帮我看行李,给我介绍曲靖的小吃街,还细心给我指出固定的打车的地方;有小姑娘耐心的带着我穿过长长的街道就为了我能买到扎头发的皮筋;恰好那几天身体不爽利,所以才到曲靖的第一天便去了诊所,医生态度很好,耐心十足,脸上时常挂着微笑。事后想来,那天的曲靖确实很冷,那天的药也确实很苦,可不同于肌肤的温度,舌苔的苦涩,一种热量从内渐渐扩散,心房变得潮湿。曲靖,我感受到了不期而遇的温暖。
曲靖是个舒服的城市。初次面试,老师并没有想象中的严肃,反而和蔼可亲,会面带微笑的给予鼓励;小火锅店老板会耐心介绍火锅底料,调试座位,在热闹的气氛里只身一人也不会尴尬;公交车坐过站,正当手足无措的时候,会有好心的乘客告知接下来应该如何转车……
自古以来,提到异乡,便总少不了漂泊孤寂之感,思乡也掺杂着无尽的愁绪。这里的“异”更多的大概是情感的异罢,这里的“思”更多的也许是思一份熟悉温暖的滋味。曲靖的雨断断续续的,淋湿整个城市,却淋不湿那些角落里每时每刻都发生着的温暖的故事,也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暖陪我熬过了一段段思乡的日子。
心潮
经济与管理学院 谢汾芳
嘘!我听见故乡浪涌的声音。
故乡的海正在潮起潮落,路边的花儿也无声开放。我在身隔万里之外的南国,试图从梦中嗅到故乡微咸的海风中夹着的花香。曾听人说过:若心无所依,走到哪里都是身处孤岛。而我是一支离岸远航的船,渐行渐远中将独自面对远方的风暴与阳光。我本勇敢坚强,跨过万里来到大学的彼岸,可突然我发现,思乡如蔓延的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故乡真是一个奇怪的地方,曾经的我想要逃离它,如今的我渴望遇见它。十七岁注定是拼搏和勇闯的年龄,也无琴声相送,就凭着一腔孤勇,背负行囊来到他乡。来时是前路漫漫,似无归处。动车上,望着不断向后奔跑的山丘,我的心情如动车穿过隧道,欲暗还明。有对大学生活的期待与幻想,亦有面对未知的惶恐与不安。记得天色将晚,奔波一天的我初次见到曲师的面容,灯火通明的校园大道,我感受到的是青春的味道。在热闹的人声中回头看母亲的脸,月光的清辉将校园笼罩,突然来的酸楚将我浸泡,不下眉头,仍在心头。那晚的冷风静静吹,吹远了离人泪。
时间不待你收拾完心情,就催着你走上新的征途。新生的迎新很快就开始,大学生活也在不经意间走上轨道。于远方而来的人而言,不免对新的集体忐忑不安。人是群居动物,而越是长大越是孤独,对新的社交难免有些许怯懦和退缩。而每当这时,尽是他乡之人的萍水相逢之感如同潮水,慢慢将你淹没。走在夜色下的校园小道,回想自己尝遍的酸甜苦辣,在此刻此时皆可抛下,收拾自我,在云南的星光灿烂下再出发。纵泪曾湿满襟,也一身花雨又归来。
曾经想要的是归属江海寄余生,如今的宿命是所爱隔山海。在云贵高原上面向遥远的东南沿海,感觉湿润的海风就在耳边。可惜东南来的季风滋润不到高原花草,但七彩云南也有她自己的一番面貌。不经意抬头间,会发现天边辽阔奇异的云又舒又卷,条条宽阔的大路似通向极乐之国,于天地一色。
吹着高原干燥的风,心也能听到海浪翻涌的声音。我心里的潮水啊,激荡着我的灵魂又是翻滚又是拍打。我所爱的人啊,虽远隔天涯,而我所到之处,皆是故人可触及的一方天地,我的小船上飘扬着故乡的旗帜,无论身处何处,都心系故乡而志在四方。满目山河空念远,我也怜取眼前人,故乡的一切都装在基因里,而用所表达的瞳孔去看世界。就算我所爱隔山海,而山海皆可平。
听,那海涌的声音,它来了。
清浅流年
走在复兴大道上
外国语学院 石唯
今年的“十一”国庆刚刚过去,可十四亿国人心中的澎湃热情却丝毫未褪。今年的国庆,为什么这么“燃”?难道仅仅是因为气势恢宏的大阅兵,是因为精彩绝伦的联欢晚会、焰火表演,是因为洋溢着的喜庆氛围?是因为这些但又不仅仅只是因为这些。我想,今年的国庆之所以这么“燃”,更多的是源于国人内心的那份自信与坚定。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70年间,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望历史,祖国母亲从彷徨中走来,一路探索寻觅,而今踏上了这条独立复兴的大道。正如央视主持人所说:“我亲爱的中国,曾经历经沧桑,此刻看你,依旧是年轻的模样。”是啊,现在的中国,青春正年少,芳华正当时。现在的中国,已经从沉睡变得精神抖擞,它要让它发出的每一个声音被世界听见、为世界所震撼!
70年间,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成为了“中国智造”。已逝的南仁东先生将其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天文事业的建设,由其带队潜心研制的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观测宇宙范围最远、最广的望远镜。南先生穷其一生,为祖国的复兴交上了自己的一份满意答卷。同时,他也为我们这些后辈留下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这些科学巨人、精神丰碑、中国智造无不彰显了新中国人民的力量与智慧。就在前几个月刚刚结束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仪式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排雷战士杜富国。“你退后,让我来”这是杜富国在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时,对战友喊出的话,他再无法给妈妈一个拥抱,再无法看见妻子明媚的笑脸。可是,他用这短短六个字,用他的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军人的使命担当。正是有一个个像杜富国这样有使命担当的军人、警察,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方能安稳地享受岁月静好。祖国母亲不曾辜负我们,身为华夏儿女的我们也更应当奋勇前行,自觉扛起祖国复兴的重任。
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生长在这一时期的我们,是伟大祖国复兴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大学时期是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要勤奋学习,真抓实干,为祖国的复兴之路添好每一块砖瓦。
故园书声
敬畏生命
城市学院 黄蝶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而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国庆回家,傍晚,看着晚间新闻和父亲闲聊,从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到家里发生小事。突然,画风一转,“小帅不在了”,我还傻傻的问:“嗯?不在了,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父亲却道,“回不来了。”我怔住了。“两个月前,他去钓鱼,不小心把鱼竿甩在电线杆上,就,就回不来了”。我不敢相信,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样不在了,像雨夜的花朵,脆弱且无奈。顿时,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在脑海中涌现,一起捞鱼、爬树、一起玩捉迷藏……我把他当作弟弟,他有的时候很调皮,会捉弄我,还嚷着以后要娶我做媳妇,我还取笑他以后找不到女朋友。他比我还小,有的时候却像个小大人,会关心我,教我这件事要怎样做到最好。不久之前,还和我说国庆放假来找我,我还计划着带他去哪玩,去吃好吃的……可,事实终究是残酷的。亲切如家人的他,终究是回不来了。
国庆前夕,看的一部电影《中国机长》,在飞机挡风玻璃破碎时,机长临危不乱,迅速做出调整,改变路线;当无路可走时,他等待机会,为了职责,更是为了119位乘客的人身安全,最终,秉承着对生命的敬畏的信念,他成功的把119位乘客安全带回去了。当飞机平稳着陆,“塔台人员用沉稳的声音说出四川航空3U8633,很高兴听到你们的声音” 那句话的时候,感动的不仅是满座的观众,更是对敬畏生命的感激。
“对于死,我一直是这么觉得,他们并没有离开世界,他们只是离开了人间。他们一定和我们分享着同一个世界,用不同的生命模样。”这件事的发生,更是让我产生了一种想法:生命真的很脆弱,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多花点时间陪伴家人。世事无常,或许什么时候厄运就降临在你的身边。正如《苏菲的世界》里乔斯坦•贾德说的,“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地来到世上一般。”
少不更事时,我在贫瘠的土地上播种下一把种子,它们也许成长成大树,也许从此深埋于土中,希望有一颗遇见蓝天的种子经过风雨的洗礼后坚强地成长,在人的心灵深处蔚然成荫,教会每一个人如何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