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传承,她把学术扎根生长的故土;三尺讲台,她用常新培育满园芬芳;从教三十二载,她初心不改,绿叶长青,用热爱写下一首动人的长诗。她是我校外国语学院二级教授、云南省社会科学奖著作类一等奖获得者黄琼英。
黄琼英正在给学生上《学术英语视听说》课程。
将学术“扎根”热爱的土地
“我的老师告诉我,做翻译要做就做大家,从小生长在曲靖这片土地,我想为它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2023年3月,黄琼英的专著《〈阿诗玛〉翻译传播研究》荣获云南省社会科学奖著作类一等奖。现在,她开始着手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国家翻译实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研究》,这将为她的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翻开崭新的一页……
“作为一个学者,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学,是我的责任。” 回顾数十年的学术生涯,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早已成为了黄琼英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黄琼英生在曲靖,长在曲靖,很早就接触到了彝族撒尼人的阿诗玛文化。随着研究的深入,她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传播的重要性。
“现在还存在着活形态的文本,再不研究,我怕它们永远地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除了研究主流文化,也要有人为弱势的小众文化发声。”在黄琼英心里,地方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好地方文化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对中华文化走进国际视野有重要意义,她愿意为讲好中国故事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谈及科研的路径,黄琼英说,板凳要坐十年冷!很多人不愿意做琐碎和艰辛的一手资料搜集和挖掘工作,直接使用现有资料。但黄琼英不同,她率领团队进行了细致的田野调查,搜集和研究第一手材料,时间久了,创新也就出来了。
2008年,黄琼英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泰勒分校进行文化交流。(受访者供图)
“做学术,坚持下去最重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的跨民族翻译与传播研究》早在2011年就获得审批,但由于黄琼英身体的原因,研究一度搁置,她有想过放弃。但是自己不做了,团队怎么办?这些即将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又将何去何从?每每想到这,她又咬牙坚持下来。
八年的坚守,抵抗病痛的折磨,终于在2019年,黄琼英专著《<阿诗玛>翻译传播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项目结题时,专家在评审意见中这样写道:“书稿体现了一种大国工匠的精神,站得高,看得远,却又精心设计,细致作文,如一幅中西结合的绘画,既有雄浑的气势,又有工笔的细微。”
日夜坚守,她用匠心守望初心,用坚韧孕育花开。云南省社会科学奖一等奖、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荣誉是她躬耕学术的最好见证。
教书是最幸福的事
“我的中学英语老师对我影响很大,我想成为像他那样的老师。”受老师的影响,黄琼英学生时代就坚定了做教师的梦想。
1991年,21岁的黄琼英来到曲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作,与曲师结下不解之缘。在学校的支持下,黄琼英攻读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先后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我还是想回到曲师,回到这片有温度的教育园地。”作为我国第一批翻译学博士,黄琼英拒绝了多所名校的邀请,毅然回到曲师工作。
2007年6月,黄琼英在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受访者供图)
“今天上课,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提出了不同意见,提出了自己的创新见解,我当时激动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说到这,53岁的黄琼英眼里又泛起了光。“在当下,知识的获取很容易,但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却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黄琼英心里,学生每一次创新成长就是她快乐的源泉。
32载杏坛耕耘,黄琼英将青春献给了最热爱的教育事业,育得满园的桃李芬芳。她当班主任带的第一届学生,就出了两个校长,其他学生也大多是中学的教学骨干。2008年,黄琼英破格晋升为教授,2021年又晋升为二级教授。
“做好的教育就是要花时间,我不怕花时间。” 学习是黄琼英的常态,教学理念的更新,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入,智慧教学工具的运用,不懂的就去请教,不会的就去学习。“年龄大不意味着就可以懈怠,我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 53岁的黄琼英身上总给人一种20岁的冲劲。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黄琼英并不把教学当作一种任务,而是把它当作一份事业、一份使命。2012年因身体原因,黄琼英离开三尺讲台,从事学院行政工作,2018年她再次回到讲台。2023年再次经历手术,身体还未痊愈,她又意气风发地站在了讲台上。“我还是放不下教学,不与学生们待在一起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黄琼英在《学术英语视听说》课堂上指导学生。
黄琼英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事业追求,做大学生的引路人;她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当代中国和世界,以文化人、以情感人,鼓舞大学生为梦想奋斗;她注重教育方式的创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中,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主持建有校级一流课程《英汉/汉英笔译》、重点课程《笔译》、优质课程《笔译》、国际化课程《学术英语视听说》等四门课程。她还获得了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9年智慧教学之星”荣誉称号。
如果教育是一首动人的长诗,那黄琼英便是诗里那跃动的词。她潜心钻研学术,精心打造精品课堂,尽心呵护学生成长。做有思想的学术,做有温度的教育,她在伟大的事业里洒下热爱,在岁月长河里写下一首动人的长诗。